上传时间:2017/5/19

一、整车物流行业背景
我国已经开始由“工业型经济”向“服务型经济”迈进的步伐,现代服务业中物流、营销、研发、信息服务等专业化服务所占比重越来越高,成为提高效益的主导因素。伴随着产业专业化分工的深化,未来工业4.0必然要配套平台化、网络化、移动化、数据化的流通4.0服务体系,全方位提升流通效率,加速产业升级转型的步伐。
大宗商品为主体的整车物流服务发展总体滞后,与快递、零担物流市场已经产生了大量品牌和规模化公司不同,整车物流服务市场的参与主体以个体户、信息部、小散物流公司为主,整体上缺乏标准化和规范性,在整体运营效率、服务品质、诚信等方面亟待提升。由于企业主体管理规范性差、业务和财务数据难以获取等问题,金融机构难以评价企业信用和风险边界,整车物流行业的发展中,始终难以获得低成本的(包括融资费率、沟通和管理成本等)金融服务。
据不完全统计,在工业材料、煤炭能源、矿产资源、石油化工、农产品批发、百货批发等产业链中的整车物流运输服务行业,年运费支出约3万亿元,市场规模巨大,主力货主客户为大型生产制造企业和各类贸易商。而目前国内业内物流企业规模集中度较低,据估算此领域内的物流企业数超过30万家,尚未形成在全国性区域和多行业形成绝对规模优势的超大型企业。
近几年来,随着行业利润下行,竞争日益激烈,小微物流企业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,行业门槛逐步提高,本领域的物流产业正在加速整合,逐步形成一批在区域、行业领域具备明显规模和领先优势的物流企业,并持续进行模式升级和规模扩张,利用新的管理模式、平台技术提升服务和资源整合能力,由于规模扩大带来的金融需求也日益增加。
二、整车物流行业金融服务需求分析
以聚焦服务规模性整车物流企业及上下游的融链科技为例,其上游货源规模大、合同货源稳定、运输规模大、账期长的特点;在下游运力组织方面,有大规模调用社会车辆、运行线路稳定、结算周期短、垫资规模大的特点。物流企业在运输完成后及时支付费用给下游供应商,往往要为货主企业垫付长周期的运费,特别实在业务旺季,资金需求量大、周转频率高,而融资渠道有限,局限了业务的发展。
1.运营资金需求
上游货主普遍15天-3个月结算付款,而每天司机卸货后都需要及时向司机结款,物流企业需要大量流动资金解决支付-结算时间差问题,缺少灵活动态的融资渠道导致企业发展受限。
2.行车消费成本资金需求
物流企业普遍希望统一购置油卡、汽卡、轮胎配件等产品,以实物记账抵扣的方式向司机支付一部分运费,一方面通过批量采购获得便宜的价格,同时可以获得正规采购进项发票。批量采购时,需要集中向油气供应商支付现金以获得优惠折扣。
3.模式拓展资金需求
区域规模性物流企业已经开始在车源整合、模式创新上积极寻找新的赢利点:如组织熟悉的车队和司机,在车辆替换升级时,以本企业名义组织团购,以车队和长协司机未来在本公司的运费收入为抵押,为司机和车队垫付购车首付款,形成长期的利益和资产绑定关系,稳定合作车源,降低运力采购的成本,并折算获得一部分资金利息收入。此模式扩展时,不定期需要获得新的资金用于车辆购置首付款。
三、物流金融服务面临的问题和难点
物流企业的资金瓶颈主要出现在业务规模上升、货主账期拖长、寻求新模式和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三个方面,而从银行的授信贷款的要求来看,普遍存在几方面的问题:
1.从银行抵押贷款的角度看
物流企业不具备传统抵押模式融资的固定资产,即便有一定的资产,在前期都已使用了,无法满足业务变化和增长的资金需求。
2.以运费保理的模式看
即便在上游货主资信好的前提下,依然存在时间差和操作可行性障碍:给司机垫付运费是每天按业务量进行的,而且可能服务分散到多个客户,客户到月底才能够结算,存在较长的时间差,并且债权的额度分散,操作成本巨高,并且大客户往往不愿意配合物流商进行明保理的配合,很难以保理模式动态实现金融服务。
3.从信用授信的角度看
初超大型物流企业外,企业的业务管理规范性较差或标准不统一,金融机构无法动态获取客观的、实时的企业客户数据、物流业务数据、支付结算数据,而且资金支付对象涉及大量社会个人,其资金的客观需求量又与业务的发生量紧密相关,金融想进行有效评估和管理其用途的合理性非常困难,客观上不具备操作条件。
四、物流金融服务创新策略分析
1.整车物流企业具备现金需求量大、资金周转快、资金需求量与业务量关联波动的特点,传统金融服务介入深度有限,在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、企业规范性和规模化程度提升的大背景下,整体金融服务的需求量很大,成本适合、操作灵活的金融服务能够为物流企业带来更强的竞争力,具备很大的开发价值和市场空间。
2.物流企业的融资需求往往出现在业务扩张、客户结算拖延两个窗口期,第一个窗口相对风险较低,第二个窗口期主要受到上游大环境和客户质量的,金融产品设计上要重点锁定上游客户的回款风险。
3.物流企业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无法以固定资产为依托开展金融服务,应以掌控物流业务数据、锁定上游回款、管住资金用途的角度入手,选择与运输业务价值链直接相关、周转速度最快、金额最大的运费融资为突破口。
|